關注公眾出行 ④
拿出借車卡、平放在鎖車器上、聽到“請取車”聲音后拉出車子。每天早上8點,趙長勝都會熟練地重復這個動作。從家門口的借還點取車,騎到星湖街站還車,然后坐軌交到桐涇路站,再借車騎到公司,這就是他每天上班的路線圖。
趙長勝家住蘇州工業園區湖東,公司在古城區三香路。4月底蘇州軌交1號線開通后,他發現家和公司門口都有公共自行車借還點,于是嘗鮮通過自行車換乘軌交上班。試驗了一個星期,趙長勝感覺很方便,路上時間和以往開車的40分鐘差不多,但不用擔心堵車遲到了,也省了油費。
讓趙長勝贊不絕口的公共自行車,作為公交車不能到達地方的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補充,2年前開始出現在蘇州街頭。據蘇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監督考核處處長洪全介紹,市區首批公共自行車2010年8月30日投入運營,當時在主干道人民路沿線設立了11個站點。
蘇州公共自行車起步不早、動作也不大,但“邁小步、不停步”。截至今年6月底,市區已經建有207個站點、5150個泊位、4480輛車,累計發卡7.7萬張,借還車超過405萬人次,站點設施和車輛完好率超95%,各項指標數據位居全省地級市之首。
事實上,我省不少城市都先后實施了公共自行車項目,但一些城市公共自行車日漸稀少,有的已幾乎找不著蹤影。
2008年8月,常州市引進公共自行車,推廣之初,獲得了市民的廣泛關注。然而,僅僅一年多的時間,負責運營的常州龍游天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就不得不退場,2000輛自行車擺在街頭無人問津。之后,另一家公司接手,情形依然不容樂觀,這批自行車最后徹底離開了公眾視線。
當地的一項調查顯示,公眾對公共自行車認識不高,再加上網點數量太少、車型單一、車輛保養不夠好、沒有誠信卡的市民只能定點借還車輛,是公共自行車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。時隔2年之后,攜著在其它城市發展公共自行車租賃項目的經驗,永安公司殺回常州,重啟公共自行車項目,智能化管理系統是其最大的賣點,不過目前還基本處于起步階段。
揚州去年也曾推出首批公共自行車。但有游客近日來到瘦西湖西門借車點時卻發現,該出租點竟然一輛自行車也沒有。管理人員稱,“已經很久沒人借過車了,怕曬壞了,索性都放到車庫了。”
記者了解到,很多游客不愿意選擇借自行車,主要原因是借車還車點太少。“可以借車還車的點實在是太少了,有時候想去別的景點看看,可是如果從瘦西湖借了車,還得還回去,實在是太麻煩了。”
那么,為何蘇州公共自行車運營效果比較好呢?一直全程負責此項工作的洪全為記者作了分析:
首要原因是,一開始就制定統一的“游戲規則”,避免各自為政導致系統不兼容,無法通借通還給市民帶來不便。“我們前期去外地考察,有些城市因為管理系統不同或者車型不一致,出現了a區借的車無法在b區還的情況。”洪全說,“如果公共自行車無法通借通還,那和普通的租車攤有什么區別?”
洪全介紹,蘇州在推進公共自行車之初,市容市政部門就制定了“三統兩獨”的原則。“三統”,即車輛和鎖車設備統一、后臺軟件和管理系統統一、政府考核和監管標準統一;“兩獨”,即建設工作相對獨立、收支盈虧相對獨立。“因為財政是‘分灶吃飯’,各區市的公共自行車項目由當地財政出資建設,但由市容市政部門出臺指導性文件,統一標準。”
目前,蘇州市區7個區的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,與下轄的常熟、昆山、吳江等市的公共自行車系統,使用統一的數據庫和后臺管理系統軟件,借車卡具備異地通用的技術基礎。此外,市區和下轄各市的公共自行車項目,統一都由市容市政或城管部門負責,也避免了旅游、交通或住建等部門“打架”的情況。
其次,和軌道交通同步建設、無縫銜接、方便換乘,大大提高使用效率。據統計,目前蘇州公共自行車的車輛使用平均日周轉率為5.4次,而軌交1號線沿線站點超過了10次。1號線共有24個站,公共自行車借還點就建了43個,布置了1880輛車,比如在人流量較大的東環路站,4個出口設了3個借還點。洪全介紹說,在軌道交通規劃之初,市政府就出臺了軌交與地面交通銜接配套專項規劃,其中就包括公共自行車。隨著蘇州軌道交通工程的不斷推進,今后還將同步實施2、3、4號沿線站點配置公共自行車網點的建設計劃。
再次,市民查詢信息、借還車十分方便。本地居民憑本人身份證、外地戶口居民外加居住證即可辦理,游客交300元押金也可辦理。每次1小時內免費使用,超時后按每小時1元收取。“騎車絕大多數都是短途,所以基本上是免費使用,‘無門檻’老百姓就愿意去嘗試和使用。”洪全說。同時,市民通過蘇州公共自行車官方網站,或者下載使用手機客戶端,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詢所有站點可停車位和可借車輛數的實時信息。
第四,采用了24小時無人值守全智能借還車管理系統。站點帶有gprs無線通訊功能,使得系統遠程實時監控處理每個站點鎖車器的使用狀態及車輛編號、借還車操作、異常報警等情況,可靠性高,與采用光纖技術的杭州相比,建設和運營成本較低。據測算,蘇州公共自行車的所有成本,折算下來每輛1700-2000元。而且鎖車器及gprs無線通訊控制器均為蓄電池供電,耗用電量極小,且可以就近借助路燈電源充電。 本報記者 潘朝暉 杭春燕
(新華報業網-新華日報)